海洋资源与环境系最早源于2003年开始招生的海洋管理专业,2011年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获批,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目前共有专任教师9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留学归国人员2人,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先后3人次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及连云港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计划。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累计到账经费600余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等国际SCI一区TOP期刊和《环境科学》、《生态学报》等国内权威刊物,出版教材专著2部,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门,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
一、办学历史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为海洋科学类专业,以海洋生物学和渔业资源学为根基,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958年的连云港水产专科学校工业捕鱼专业,在江苏省同类专业中办学历史最早,迄今已为全国海洋战线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他们遍布江苏和全国各地,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生产、科研及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该专业是江苏海洋大学校一流专业,为2020年一本招生专业(全校共6个),录取分数线在全校各专业中名列前茅。
二、教学条件
海洋资源与环境系拥有3个实验教学分室、3个配套的科研实验室,1个种类齐全的生物标本室、1个海洋馆、1个海上实习平台。拥有流动注射营养盐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YSI水质分析仪及海水、海洋沉积物、大气、海洋生物等各类环境介质样品的采集装置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仪器设备总值近千万,完全满足该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此外,江苏省海洋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等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为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毕业生去向
1.考取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一直在35%以上。2021届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海环171班)毕业生42人,其中20人考取研究生(考研率48%),考研率在我校所有专业中名列前茅,大部分同学进入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继续深造,包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2.进入事业单位、国企或知名公司工作: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受到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海洋调查监测等相关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就业的毕业生中,部分考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公务员或事业编,部分进入国环、华能、中信等环境监测服务公司工作,部门进入方洋集团、东辛农场等国企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四、交流学习和专业实践
海洋资源与环境系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内外影响力。目前,已与中科院海洋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多家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已规划好每年选派2人赴中国海洋大学(985大学)交流学习1年;选派1人赴韩国釜庆大学交流学习1年。另外,先后派多名教师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等国外知名高校进行了互访交流。在专业实践方面,挂牌的实习基地包括国家海洋局连云港海洋环境监测站、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站、连云港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江苏中信优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并开展了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等实习课程,学生可进行出海调查,并可登临海上实习平台开展现场试验研究。
五、学科水平和学生竞赛
目前,我院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有2个硕士点,招收海洋科学(海洋生物学方向)学术型硕士和农业学硕士专业学位(渔业发展领域),每年招生规模80余人。江苏省海洋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是江苏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海洋科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也是我校“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重要支撑方向,学科水平省内名列前茅。另外,本专业学生主持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以上项目近十项,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大学生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获奖,学生在本科期间科研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